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904章

作者:仗剑至天涯字数:1876更新时间:2024-05-02 14:41:37
  “截止到当下,内阁……”
  一项项详细的军机要务,包括朝中的态势变化,都逐一的讲明出来,帐内聚集的一众随驾大臣,心情却是不一样的。
  特别是对温体仁、周延儒他们来讲,此次崇祯皇帝御驾亲征,哪里是单纯的想介入到辽左战局啊,这分明是所谋更大啊。
  这等大规模的调整,这等大规模的授权,使得大明北方诸省都被调动起来,并且使得所有注意,都集中在辽左前线。
  倘若辽左这一战,大明敢出现任何败绩,那对大明的冲击和影响,必将是难以想象的存在。
  可要是大明赢下此战,那斩获的战略优势也将难以想象。
  “记……辽西方面,对周遇吉明发上谕,命其统领辽西各部,给朕严守辽西,敢出现任何意外,敢放进一名建虏进辽西,军法从事!”
  “喏!”
  “记……山海关方面,告诉满桂,震慑东土默特、喀喇沁等部,要把握好尺度,山海关的安稳是第一要位,协助蓟密永三协、辽西防线安稳是第二要位,仗,今后有他们打的时候。”
  “喏!”
  “记……朝鲜方面,告诉刘兴祚、金铉他们,持续消耗朝鲜的元气,叫朝鲜和建虏拼杀下去,是他们格外要注意的,另外给朝鲜王室去一道中旨,告诉朝鲜王室,想叫大明庇佑朝鲜,就拿出足够的诚意,现在大明也是受到威胁的。”
  “喏!”
  “记……”
  围绕辽河套、辽左、朝鲜等处态势,崇祯皇帝下达一道道旨意,这些草拟的中旨,要经崇祯皇帝批阅,就会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各处。
  战争是联动的。
  崇祯皇帝要发挥的作用,就是站在更高的层面,叫授与相应职权的群体,知晓所处区域的仗,该怎样打下去,在合理的范畴内,发挥好各自应尽的责任和义务,这就是崇祯皇帝打赢辽左一战的关键!
  让合适的人,去合适的位置,做合适的事情,这也是崇祯皇帝想要明确下来的,今后的战争,并非是文官所能插手的!
  第一百三十八章 辽左之战(7)
  浑河畔。
  “周阁老,辽左这一战,您是怎样看的?”
  温体仁情绪有些不高,看向沉默的周延儒,“从陛下的御驾进驻辽左,出战的各部精锐之师,就以火炮开路,逐步压缩建虏的作战范围。
  一个多月的时间,尽管爆发一些战事,可陛下却迟迟不发动攻势,固然说麾下各部精锐损失很少,可消耗的钱粮却不计其数。
  依着此等进攻,就算我军能将建虏驱赶出辽左,可承受的钱粮消耗,根本就不是朝廷所能承担的啊。”
  “这也是本辅最担心的事情。”
  周延儒紧皱眉头,撩了撩袍袖,“即便输送到前线的粮食,陛下采取官督民办的方式,从大明各处采买粮食。
  但开支的银子,依旧是很庞大的。
  就御驾中军汇总的情况,自御驾亲征到现在,仅仅是用作军粮的开支,就高达数百万两之多。
  这还没算上其他军需的消耗。
  真要是全都算进去的话,近千万两的开支是有的,倘若此战这般打下去,恐朝廷早晚支撑不下去啊。”
  温体仁也好,周延儒也罢,这批随驾的文官群体,尽管说掌握着一定的职权,可涉及到军事层面的事宜,他们却没有任何职权,仅仅拥有所谓的建议权。
  就算是建议权,多数时候崇祯皇帝也是不听的。
  毕竟对崇祯皇帝而言,他先前打造的参谋体系,是非常之完善的,许多事情都是随驾的参谋体系,明确各项谋划部署,崇祯皇帝起到的作用就是决策,围绕这一核心,对出战的各部明确各项部署。
  “过去的十余日间,辽左这边的战局还算明朗,可相隔较远的辽西战局,却变得愈发激烈。”
  温体仁继续说道:“以多尔衮为首的建虏精锐,裹挟着科尔沁、察哈尔、内喀尔喀等部蒙古,向辽西发动数次猛攻。
  尽管说周遇吉所领辽西各部,抵御住这支异族偏师,更叫多尔衮麾下损失惨重,可辽西消耗的钱粮,也是极多的啊。
  特别是各部列装的火器、火炮等,辽西治下的军工产业,已全力供应辽西各部所需,不再向辽左前线输送。”
  “最让本辅担心的,其实并非是辽左前线,也非辽西战局怎样。”
  周延儒轻叹一声,看向温体仁,“温阁老,你应该也了解到一些情况了吧,受前线战事的影响,内阁这边,包括北地各处巡抚,都采取严厉的措施,在强行的稳定局势。
  像河南那边,孙传庭试行摊丁入亩,现在更是将陕西的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,也开始在河南试行的。
  这使得河南的民怨很大。
  依着此等趋势来看,辽左前线的战局,倘若不能尽快落下帷幕,只怕国朝内部就将遭受威胁和变数啊。”
  能在朝堂为官的群体,没有一个是蠢材,相反他们都很聪明,随着时间的推移,跟随崇祯皇帝一起御驾出征的文官,都渐渐揣摩到一个真相。
  那就是当今天子御驾亲征,所想促成的并非是单纯的平叛建虏,更多的却是通过战争,去转移一部分矛盾,让留守朝堂和地方的维新派,能够借此由头,更好的推行和扩大维新变法的范畴。
  这才是最恐怖的。
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